刘成杰
法律系
教授

办公地点:

文法楼509

Email:

cjliu@ustb.edu.cn

通讯地址:

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

刘成杰 法律系

教育背景:

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学位

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法律硕士学位

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院 比较法学博士学位


工作履历:

历任北京科技大学研招办科员、副主任、主任,法律系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


研究方向:

1.比较法学领域:近期主要研究兴趣为信义义务、人工智能侵权责任、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等方向的比较研究;

2.教育管理与教育法学领域:近期主要研究兴趣为学生发展教育、青少年欺凌防治等方向比较研究。


代表性论文及专著:

论文:

1.类型化视角下人工智能侵权责任的归结思路[J].法律适用(CSSCI)

2.人工智能董事法律地位及其信义义务构想——基于强人工智能视角[J].中州学刊(CSSCI)

3.我国构建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理念取向——基于比较法视角[J].天津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中文核心)

4.信息信义关系:数字经济时代信任关系的重建与选择[J].经济问题(CSSCI)著)

5.数字化背景下运动员个人信息保护的信义路径[J].北京体育大学学报(CSSCI)著)

6.英美法上信义关系的共性特征及镜鉴意义[J].河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CSSCI)

7.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成果与遗留问题对策研究[J].河南社会科学(中文核心)

8.我国职业教育法的立法革新与实践进路论纲[J].华中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(CSSCI)

9.刘成杰.法治副校长制度:实践难点与完善路径[J].人民教育(中文核心)

10.新高考改革视域下教师素养的不足与完善——基于教育法规与政策的新要求[J].教育理论与实践(中文核心)

著作:

《日本最新商法典译注详解》(第二版)


科研项目:

入职以来,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、省部级课题3项,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,主持国家部委等机构横向委托课题5项。


成果及荣誉:

《类型化视角下人工智能侵权责任的归结思路》获《新华文摘》转载;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研究课题期间所形成的研究报告,曾获省部级领导批示肯定。


兼任社会职务

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

北京筑梦慈善基金会理事长


开设课程:

本科生:《比较法学》

研究生:《法律谈判》

通选课:《学业规划》

测试模板_李老师$$副教授$$法律系
办公地点:114514;办公电话:114514;Email:dongyuan_cao@114514.com;通讯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
http://wenfa.manjingtest.cn//upload/1/cms/content/1628061684878.jpg